可變車道
智能網聯可變車道標志,是布設于具有3條或3條以上的交叉口進口道,配合地面標線和VMS(可選),實現基于實時交通狀態的車道功能動態管理的智能網聯標志。
傳統車道標志的痛點
在交通流量比較密集的道路交通環境中,由于在特殊時段,路口各方向通行流量不均勻現象的存在,明明是很寬敞的道路,常常會出現某一方向放行車道不足,而其它方向車道暢通無阻,從而導致路口整體通行率降低。為應對突發性的交通流量不均勻遞增現象,交通管理部門需要對車道的行駛方向進行臨時性調整,以適應不均勻的車流量,達到交通通行環境的合理配制。
傳統的車道指示標志在確定了版面內容后就無法再改變,如果想調整車道信息,只有將原有版面內容重新制作,在時間上、空間上均無法及時滿足。
車道功能動態管理有兩個層級
第一個層級是單純的空間管理,即在信號控制方案不改變的情況下進行車道功能切換。優化的目標是均衡各車道排隊長度,減少綠燈空放。依據的主要參數為排隊長度、車道均衡指數、溢出風險指數、車道目標流向路段擁堵指數等。當系統檢測到兩個關聯的車道組運行的交通流向是交鍵且沖突的流向,信號控制通過相位搭接不可調和,系統也會自動進行車道切換。
第二個層級是空間+時間管理,即在切換車道時,計算每個車輛的飽和流率、到達率、消散率、車道運行交通流向的目標路段擁堵指數等參數與綠信比進行匹配計算。其優化目標是在追求本路口通行能力最大的同時,兼顧相鄰路段的平穩運行。
可變車道標志由邊緣計算和控制節點RSU統一控制,可采用無線或有線通訊方式。系統云平臺可以基于路網調節對可變車道進行中心集中聯動控制,也可以單點進行遠程控制。
運行模式:獨立運行,與信號燈系統協同運行
通訊方式:有線,無線
控制模式:本地RSU控制,遠程強制控制、云平臺聯動控制
控制程序:采用賽康可變車道交通標志管理系統軟件VI.0版(登記號:2018SR0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