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1788399
高風險路段的痛點
道路工程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導致了大量高風險路段的存在,如地形條件導致路塹、橋梁下穿等低洼路段易積水;隧道;長大橋梁等。傳統的做法是采用常規交通標志、標線、監控進行管理,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發送事故信息的滯后性導致高風險路段在事故預警、事故發生后的管控仍存在很大不足。
本方案以城市內最為常見的低洼積水路段防控預警為例介紹高風險路段主動防控系統。
系統組件
C-V2X RSU(Road Side Unit)雙模路側單元、水深檢測裝置、賽康I2V主動發光標志、I2V示警設施。
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檢測到積水:
1、系統控制芯片發送指令給相應的限速標志、警示標志,通過頻閃的方式向車輛駕駛人發送遠距離強告示信息,駕駛人提前采取相應的讓行措施。
2、積水深度等事件信息通過RSU發送到車載OBU(On Board Unit)設備,實現主動告知促使車輛自動或駕駛人主動減速、直至停車讓行。
3、限速標志數字化方式通過RSU發送到車載OBU(On Board Unit)設備。 整個事件信息傳輸過程在云平臺實時記載,云平臺也可以對整個系統設施的工作狀態實時知情。
是新一代通信技術條件下的網聯、芯片、傳感、數據運算、全天候可視等技術的融合集成,穩定可靠。
自動檢測積水狀態,主動發送風險事件信息,車輛主動采取措施。
人、車、路、環境之間實時數據交互,形成協同的閉環。
通過可變限速標志實時調控隧道限制速度,使正常狀態下隧道交通運行處于一個相對安全的水平。
通過視頻、人工報警等監測設備或手段,實時監控隧道內交通運行狀態,一旦隧道內發生事故,可以通過入口顯示屏發送相應的事故信息;入口處的可變限速標志根據管控方案調整限速;當隧道內事故較大,不能開放通行時,可直接發布相應的禁止進入信息。
同時可以通過物聯網將信息發送給車輛。